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矫正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时间:2022-06-07 10:41
正常耳廓耳轮弧度自然丰满,对耳轮上、下脚及舟状窝清晰,颅耳角30°左右。耳廓结构和(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时为耳廓畸形,即耳廓结构畸形是指胚胎发育早期耳部皮肤及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的外耳畸形,亦称小耳畸形;耳廓形态畸形指耳廓肌肉发育异常或异常外力作用导致耳廓扭曲变形,不伴明显的软骨量不足。先天性耳廓畸形发生率高达55.2%~57.5%,约31.5%的轻度耳廓形态畸形可自愈,不能自愈者需尽早进行干预。
近些年,耳模矫正技术及新一代矫形器耳模逐渐获得重视及广泛应用,且国内相关专家形成先天性耳廓畸形及耳模矫正技术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实践。耳廓畸形若未能在出生后早期进行矫正,则常需5~6岁后予以手术治疗,存在术后感染、血肿、二次修复手术等风险,且术后效果多不如耳模畸形疗效确切。在专家共识的指导下,笔者总结了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诊疗流程,及在临床实践中巩固了理论知识和取得了经验,分享如下。
矫正器基础
目前耳廓矫正技术可分为:①外壳胶带或绷带。②弧形矫形器,即按照正常耳弧度设计、放置于耳舟内的金属条形夹板,为外耳轮廓和耳舟的恢复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压迫。③夹子式耳模,即通过钳夹的方式持续压迫或牵拉外耳,使之恢复正常外形。④综合式矫正器,由一个支架(包含底架和外盖)、1个耳轮牵引器及一个耳甲矫正器组成。可恢复耳上1/3重要的解剖结构,又能依靠特殊的耳甲矫正器重塑正常的耳甲腔-乳突脚,是一种有效且综合矫形性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新型耳矫形器。
耳模矫正治疗的时机、时长和随访
1、耳模佩戴时机和持续时间
新生儿体内含有大量产妇雌激素(出生后72小时内达到峰值),增加了耳廓软骨中透明质酸的浓度,从而增加了其延展性和可塑性;随后,雌激素浓度逐渐降低,在出生后6周时恢复到正常水平,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也随之降低。故耳廓畸形最佳治疗时机为出生后6周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且需要佩戴矫形器的时间越短。研究表明,出生1周内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超过3周龄则有效率不足50%;0~1个月的畸形矫正成功率达91.3%,1~3月则降至80.7%,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效果越来越差。
目前学界认为,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的治疗时间窗是出生后2~3个月内。由于各型耳廓畸形患者个体差异及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各类耳廓形态畸形的最晚矫正时机仍值得探索。如隐耳在6个月大时矫治仍有明显效果,对此类畸形也可适当放宽治疗时间窗。同时,考虑到耳廓畸形有30%几率的自愈倾向,轻微畸形建议出生后先观察5~7天,无好转则尽早行耳模矫正治疗,若有改善则继续密切观察。若有家族史或畸形较重,依旧建议越早矫治越好。研究发现,除招风耳和隐耳外,其他耳廓上1/3的畸形,仅在新生儿期能得到矫正。复杂的耳廓畸形和延迟矫正的婴儿,治疗时间越长,且临床效果欠佳。
耳模佩戴时长主要取决于开始佩戴耳模的早晚。出生1周内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时长一般不超过2周;出生1~6周以上的婴幼儿,治疗时长可达2个月。隐耳和部分杯状耳患儿需要2~3个阶段进行矫正,治疗时长可适当延长。隐耳需要耳后皮肤牵拉扩张,平均塑形周期为4~6周,比平均治疗周期要长。
2、耳模佩戴期间的随访
治疗期间,要求患儿持续佩戴,间隔1~2周随访1次,嘱家长密切观察。若有并发症发生,需立刻回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